生死躁鬱:Melanie Klein


【課程編號】050204
【講師】: 周仁宇
Speaker Bio: 
  • 兒童精神科專科醫師;美國華盛頓大學文化人類學博士;美國精神分析學會(APsaA)及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PA)精神分析師。

      終其一生,克萊恩不斷與死亡和憂鬱奮戰。至親、師長、摯友們一個個過早離她而去,強烈控制她的母親卻從不放手。直到精神分析給了她一個在這個脆弱的人世對抗控制和失落,並且好好活下來的機會。

      雖然在最後的遺作中,她做了這樣令人悲傷的結論:人永遠不可能找回完整的自己,因此也就無法避開孤獨。但這個從死域轉身走回的人,在她奮戰不懈的過程中留給我們難以估量的遺產。由她開展出許多對人世以及人性的全新探索,這當然也包括受她啟發的學生溫尼考特以及被分析者比昂。克萊恩對人性的黑暗和毀滅極度敏銳,她獨到的見解吸引了許多人仰慕追隨,聚集成以她為名的學派。但如同生前,她的一切在今日仍然不斷被兩個極端扭曲和誤解,不是過度理想化就是詆毀。

      本課程仔細閱讀克萊恩的重要文本,希望透過她自己的話語以及臨床案例,思考她想傳達的訊息以及對人性的提問。

 

1. 在躁鬱生死之間:Klein的天性與人生

−      Julia Kristeva (2001). Melanie Klei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Meira Likierman (2001). Melanie Klein: Her Work in Context. London: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      Hanna Segal (1988). Introduction to the Work of Melanie Klein. London: Karnac Books.

−      Phyllis Grosskurth (1986). Melanie Klein: Her World and Her Work. New York: Knopf.

2. 兒童發展:對自己的小孩進行分析?

−      Klein, M. (1921). The Development of a Child. In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45. New York: Free Press. Pp. 1-53.

3. 遊戲治療:兒童分析的唯一正確技術?

−      Klein, M. (1926). The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Child Analysis. In The Psychoanalysis of Children. New York: Free Press. Pp. 3-15.

−      Klein, M. (1927). The Technique of Early Analysis. In The Psychoanalysis of Children. New York: Free Press. Pp. 16-34.

4. 攻擊與施虐:伊底帕斯衝突從嬰兒期就開始了?

−      Klein, M. (1928). Early Stages of the Oedipus Conflict. In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45. New York: Free Press. Pp. 186-198.

5. 象徵與幻想:一切的探索和知識都從攻擊與施虐開始?

−      Klein, M. (1930). The Importance of Symbol-Form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go. In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45. New York: Free Press. Pp. 219-232.

6. 憂鬱位置:人類無法避免的終極恐怖?

−      Klein M. (1935). A Contribution to the Psychogenesis of Manic-Depressive States. In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45. New York: Free Press. Pp. 262-289.

7. 躁症防衛:暫時或永久的避風港?

−      Klein, M. (1940). Mourning and its Relation to Manic-Depressive States. In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45. New York: Free Press. Pp. 344-369.

8. 妄想分裂位置:如果你把一切都丟掉那怎麼強得起來呢?

−     Klein, M. (1946). Notes on Some Schizoid Mechanisms. In Envy and Gratitude and Other Works 1946-1963. New York: Free Press. Pp. 1-24.

−     Klein, M. (1945). The Oedipus Complex in the Light of Early Anxieties. In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45. New York: Free Press. Pp. 370-419.

9. 原初嫉羨:這世界不論好壞都無法讓嬰兒滿意?

−      Klein, M. (1957[1955]). Envy and Gratitude. In Envy and Gratitude and Other Works 1946-1963. New York: Free Press. Pp. 176-235.

10. 孤獨:永恆而完全的整合絕不可得?

−      Klein, M. (1963[1960]). On the Sense of Loneliness. In Envy and Gratitude and Other Works 1946-1963. New York: Free Press. Pp. 300-313.

 

 
【當代精神分析理論與實務】全系列課程介紹
 
     每位心理治療師都得有一套自己熟悉並知道如何使用的語言。或許一開始,我們可以單純而堅定地追隨某種信念與技法。但無常的人生,複雜的人性,以及多變的臨床遭遇,終究會不斷把工作中的我們拉到各種衝突與徬徨之中。除非麻木不仁,否則我們都得要做出抉擇,決定該撿拾與捨棄什麼,以及如何編織自己的語言。
 
     這個課程的目的,便是提供編織的材料。在總計十學期一百次的課程中,介紹佛洛依德之後的精神分析概念。本課程不想推銷任何終極真理,其篇幅也只能介紹部分的重要文獻。至於最後會編織出什麼來,終究是每個人在工作、督導、甚至生活中要各自完成的事。
 
     我們也希望每階段的課程能夠激發參加者繼續閱讀該領域文獻的熱情與能力。佛洛依德之後,無數的分析師基於對他的追隨或不滿,也基於他們各自的臨床工作與人生經歷,不止發展出不同的理論與工作模式,也發展出許多對人性的看法。因此,本課程也歡迎所有對閱讀以及思考人生有興趣的非專業人員參加。
(本系列課程內容於105/10/11更新,請以此版本為主)
 
 
 
 
2016秋 生死躁鬱:Melanie Klein
2017春 刺穿黑暗的強大理論:The contemporary Kleinians 
2017秋 人性的脆弱以及人世的脆弱:Anna Freud, Joseph Sandler, and the contemporary Freudian
2018春 因為怕死所以不敢真正活著:D. W. Winnicott 1
2018秋 直覺、訓練、與治療:D. W. Winnicott 2
2019春 是愛?是恨?還是理解?:Wilfred Bion 1
2019秋 面對現實需要勇氣:Wilfred Bion 2
2020春 面對實證研究需要勇氣:Peter Fonagy and Mary Target
2020秋 診療室裡的每一秒:The American schools
2021春 每個治療師自己的語言:Thomas Ogden and Jody Davies
 
 
【上課地點】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5號2F-1
 
【線上上課】本課程開放全程線上上課(事後線上觀看錄影),報名前請先參考<<線上上課說明>>
 
【合辦單位】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學分申請】本課程將申請精神科醫師、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繼續教育學分
 

 

  • 【線上報名】
  • 單元 日期 名稱 單元
    報名
    生死躁鬱:Melanie Klein A全系列報名
    • *不允許單元報名

    本課程目前不接受報名,歡迎參考吾境思塾其他相關課程

 

【課程日期說明】: 
  • 2016年11月10日起,每週四晚上19:30-21:00,共10堂。(11/10, 11/17, 11/24, 12/1, 12/8, 12/15, 12/22, 12/29, 2017/1/5, 1/12) 

    《線上課程開放時間》2016/11/10 至 2017/2/12

 

  • 【費用】 全系列報名9,000
  • 1.本課程與「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合辦,合辦單位會員優惠參與,惟名額有限,需先報名,額滿為止。 2. 以學生價報名者請於現場簽到時出示公私立學校有效學生證,報名全程線上上課者,請email學生證照片檔或掃瞄檔為證。 3. 本課程提供曾參與週四「當代精神分析」系列課程之學員以「舊生優惠」價報名
  •  
  • 【舊生優惠】全系列報名7,000
  • 【學生價】 全系列報名7,000
  • 【合辦單位人員優惠價】 全系列報名7,000
  • (各種優惠僅可擇一使用)

 

【參與資格】: 
  • 本課程適合精神科醫師、心理師,以及護理、社工、職能治療等相關專業人士,更歡迎對文學、藝術、人性、敘事和精神分析有興趣的讀者一同共襄盛舉。

 

【注意事項】: 
  • ※本系列課程提供現場上課學員無法出席時線上錄影補課機會,有需要之學員請以email申請,謝謝!

  • 1. 為便於相關作業與場地人數限制,請事先報名;額滿即截止報名。
  • 2. 報名與繳費:請於吾境思塾網站之線上報名系統報名繳費。
  • 3. 課程開始前,報名及繳費完成後,7日內可全額退費,7日後可退費80%。 課程開始後,恕不退費。
  • 4. 洽詢: e-mail : info@ianalysi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