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編號】060202
【講師】: 周仁宇
Speaker Bio:
- 兒童精神科專科醫師;美國華盛頓大學文化人類學博士;美國精神分析學會(APsaA)及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PA)訓練分析師。
這是一群堅定不移的分析師。對她們而言,診療室所發生的一切,都是心智結構以及無意識幻想在移情關係中的展現。在移情詮釋的反覆與堅持之後,她們得以打開僵局,照亮黑暗。
雖然巨大的力量可以被誤用,過於耀眼的光束也能令人盲目,但她們的論文以豐富的案例組成,讓我們有機會同時踫觸詮釋的危機與希望。
課程大綱:
一、 無所不在的移情
[05/11]
Betty Joseph (1985). Transference: The Total Situation. Int. J. Psycho-Anal., 66:447-454
二、 各種層次的移情
[05/18]
Priscilla Roth (2004). Mapping the Landscape: Levels of Transference Interpretation. In Edith Hargreaves and Arturo Varchevker (eds.) In Pursuit of Psychic Change: The Betty Joseph Workshop, 85-105.
三、 如何詮釋移情:語言的使用
[05/25]
Edna O'Shaughnessy (1983). Words and Working Through. Int. J. Psycho-Anal., 64:281-289
Elizabeth B. Spillius (1994). On Formulating Clinical Fact to a Patient. Int. J. Psycho-Anal., 75:1121-1132
四、 以治療師為主詞的移情詮釋
[06/01]
John Steiner (1994). Patient-Centered and Analyst-Centered Interpretations: Some Implications of Containment and Countertransference. In Psychic Retreats: Pathological Organizations in Psychotic, Neurotic and Borderline Patients. London: Routledge. Pp. 131-46
五、 理解:象徵形成
[06/08]
Hanna Segal (1957). Notes on Symbol Formation. Int. J. Psycho-Anal., 38:391-397
六、 溝通:投射認同
[06/15]
Herbert Rosenfeld (1987). Chap. 8.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In Impasse and Interpretation. London: Tavistock. Pp. 157-190.
七、 憂鬱位置:愛的必經之路
[06/22]
Ronald Britton (1992). The Oedipus Situation and the Depressive Position. Robin Anderson (ed.), Clinical Lecture on Klein and Bion. New York: Routledge.
八、 整合與分裂之間的來來回回
[06/29]
John Steiner (2005). The Conflict between Mourning and Melancholia. Psychoanal. Q., 74:83-104
九、 困難個案:自戀與精神病
[07/06]
Herbert Rosenfeld (1952). Notes on the Psycho-Analysis of the Super-Ego Conflict of an Acute Schizophrenic Patient. Int. J. Psycho-Anal., 33:111-131
Hanna Segal (1956). Depression in the Schizophrenic. Int. J. Psycho-Anal., 37:339-343
Herbert Rosenfeld (1987). Chap. 5: Narcissistic Patients with Negative Therapeutic Reactions. In Impasse and Interpretation. London: Tavistock. Pp. 85-104.
十、 死亡
[07/13]
Betty Joseph (1982). Addiction to Near-Death. Int. J. Psycho-Anal., 63:449-456
Hanna Segal (1993). On the Clinical Usefulness of the Concept of Death Instinct. Int. J. Psycho-Anal., 74:55-61
【當代精神分析理論與實務】全系列課程介紹
每位心理治療師都得有一套自己熟悉並知道如何使用的語言。或許一開始,我們可以單純而堅定地追隨某種信念與技法。但無常的人生,複雜的人性,以及多變的臨床遭遇,終究會不斷把工作中的我們拉到各種衝突與徬徨之中。除非麻木不仁,否則我們都得要做出抉擇,決定該撿拾與捨棄什麼,以及如何編織自己的語言。
這個課程的目的,便是提供編織的材料。在總計十學期一百次的課程中,介紹佛洛依德之後的精神分析概念。本課程不想推銷任何終極真理,其篇幅也只能介紹部分的重要文獻。至於最後會編織出什麼來,終究是每個人在工作、督導、甚至生活中要各自完成的事。
我們也希望每階段的課程能夠激發參加者繼續閱讀該領域文獻的熱情與能力。佛洛依德之後,無數的分析師基於對他的追隨或不滿,也基於他們各自的臨床工作與人生經歷,不止發展出不同的理論與工作模式,也發展出許多對人性的看法。因此,本課程也歡迎所有對閱讀以及思考人生有興趣的非專業人員參加。
(本系列課程內容於105/10/11更新,請以此版本為主)
2016秋 生死躁鬱:Melanie Klein
2017春 刺穿黑暗的強大理論:The contemporary Kleinians
2017秋 人性的脆弱以及人世的脆弱:Anna Freud, Joseph Sandler, and the contemporary Freudian
2018春 因為怕死所以不敢真正活著:D. W. Winnicott 1
2018秋 直覺、訓練、與治療:D. W. Winnicott 2
2019春 是愛?是恨?還是理解?:Wilfred Bion 1
2019秋 面對現實需要勇氣:Wilfred Bion 2
2020春 面對實證研究需要勇氣:Peter Fonagy and Mary Target
2020秋 診療室裡的每一秒:The American schools
2021春 每個治療師自己的語言:Thomas Ogden and Jody Davies
【上課地點】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5號2F-1
【合辦單位】臺灣精神分析學會
【學分申請】本課程將申請精神科醫師、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繼續教育學分
- 【線上報名】
-
【課程日期說明】:
2017年5月11日起,每週四晚上19:30-21:00,共10堂。(5/11, 5/18, 5/25, 6/1, 6/8, 6/15, 6/22, 6/29, 7/6, 7/13)
《線上課程開放時間》5/11 至 8/13
- 【費用】 全系列報名9,500元
- 1.本課程與「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合辦,合辦單位會員優惠參與,惟名額有限,需先報名,額滿為止。 2. 以學生價報名者請於現場簽到時出示公私立學校有效學生證,報名全程線上上課者,請email學生證照片檔或掃瞄檔為證。 3. 本課程提供曾參與週四「當代精神分析」系列課程之學員以「舊生優惠」價報名
- 【舊生優惠】全系列報名7,500元
- 【學生價】 全系列報名7,500元
- 【合辦單位人員優惠價】 全系列報名7,500元
- (各種優惠僅可擇一使用)
【參與資格】:
- 本課程適合精神科醫師、心理師,以及護理、社工、職能治療等相關專業人士,更歡迎對文學、藝術、人性、敘事和精神分析有興趣的讀者一同共襄盛舉。
【注意事項】:
- ※本系列課程提供現場上課學員無法出席時線上錄影補課機會,有需要之學員請以email申請,謝謝!
- 1. 為便於相關作業與場地人數限制,請事先報名;額滿即截止報名。
- 2. 報名與繳費:請於吾境思塾網站之線上報名系統報名繳費。
- 3. 課程開始前,報名及繳費完成後,7日內可全額退費,7日後可退費80%。 課程開始後,恕不退費。
- 4. 洽詢: e-mail : info@ianalysi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