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與死亡之前轉身:梅蘭妮‧克萊恩


【課程編號】010202
【講師】: 周仁宇
Speaker Bio: 
  • 兒童精神科專科醫師;美國華盛頓大學文化人類學博士;美國精神分析學會(APsaA)及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PA)精神分析師。

  •  
    •     細細咀嚼克萊恩的思路,
    •     做為理解當代精神分析的基礎,
    •     讓曾經灌溉比昂與溫尼柯特的養份,
    •     成為你我思考的媒介。

當代精神分析理論與實務I-1

在黑暗與死亡之前轉身:梅蘭妮‧克萊恩                         (點選此處閱覽下期<當代精神分析理論與實務I-2>課程摘要)

第一年(2012)上半年

在黑暗與死亡之前轉身:梅蘭妮‧克萊恩

本課程共十六次,介紹克萊恩學派萌芽時期的重要著作。其中包含梅蘭妮‧克萊恩的十一篇重要論文,她前後兩位分析師對她影響深遠的作品各一篇,以及她在論戰時期重要盟友的三篇文章。這些論文是現今篷勃發展的克萊恩學派的源頭,啟發了克萊恩的後輩們(包括 Wilfred Bion, D.W. Winnicott, Herbert Rosenfeld, Esther Bick, Hanna Segal, Donald Meltzer, Betty Joseph, John Steiner, Ronald Britton, Judith Mitrani 等)在理論與臨床實務上的眾多後續精采創見。

 

  •  
    • 訃聞
    • 1. [03/29] Bion, W.R., Rosenfeld, H. and Segal, H. (1961). Melanie Klein. Int. J. Psycho-Anal., 42:4-8
    •  
    • 她的兩個分析師
    • 2. [04/05] Ferenczi, S. (1952) [1913]. S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nse of Reality. In First Contributions to Psycho-Analysis London: The Hogarth Press and the Institute of Psycho-Analysis. Pp. 213-239.
    • 3. [04/12] Abraham, K. (1949) [1916]. Chapter XII: The First Pregenital Stage of the Libido. In Selected Papers of Karl Abraham. Translated by Douglas Bryan and Alix Strachey. London: The Hogarth Press LTD. Pp. 248-279.
    •  
    • 兒童分析技術
    • 4. [04/19] Klein, M. (1921). The Development of a Child. In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45. New York: Free Press. Pp. 1-53.(中譯)梅蘭妮‧克萊恩(2005):兒童的發展。愛、罪疚與修復。呂煦宗等譯。台北:心靈工坊。第1-66頁。
    • 5. [04/26] Klein, M. (1927). The Technique of Early Analysis. In The Psychoanalysis of Children. New York: Free Press. Pp. 16-34.(中譯)梅蘭妮‧克萊恩(2005):早期分析技巧。兒童精神分析。林玉華譯。台北:心靈工坊。第18-39頁。
    • Klein, M. (1929). Personification in the Play of Children. In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45. New York: Free Press. Pp. 199-209.(中譯)梅蘭妮‧克萊恩(2005):兒童遊戲中的擬人化。愛、罪疚與修復。呂煦宗等譯。台北:心靈工坊。第247-260頁。
    •  
    • 早發的伊底帕斯情結
    • 6. [05/03] Klein, M. (1928). Early Stages of the Oedipus Conflict. In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45. New York: Free Press. Pp. 186-198.(中譯)梅蘭妮‧克萊恩(2005):伊底帕斯衝突的早期階段。愛、罪疚與修復。呂煦宗等譯。台北:心靈工坊。第231-246頁。
    • 7. [05/10] Klein, M. (1945). The Oedipus Complex in the Light of Early Anxieties. In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45. New York: Free Press. Pp. 370-419.(中譯)梅蘭妮‧克萊恩(2009):從早期焦慮討論伊底帕斯情結。愛、罪疚與修復。呂煦宗等譯。台北:心靈工坊。第465-524頁。
    •  
    • 憂鬱位置
    • 8. [05/24] Klein M. (1935). A Contribution to the Psychogenesis of Manic-Depressive States. In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45. New York: Free Press. Pp. 262-289.(中譯)梅蘭妮‧克萊恩(2009):論躁鬱狀態的心理成因。愛、罪疚與修復。呂煦宗等譯。台北:心靈工坊。第329-362頁。
    • 9. [05/31] Klein, M. (1940). Mourning and its Relation to Manic-Depressive States. In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45. New York: Free Press. Pp. 344-369.(中譯)梅蘭妮‧克萊恩(2009):哀悼及其與躁鬱狀態的關係。愛、罪疚與修復。呂煦宗等譯。台北:心靈工坊。第431-464頁。
    •  
    • 象徵與幻想
    • 10. [06/07] Klein, M. (1930). The Importance of Symbol-Form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go. In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45. New York: Free Press. Pp. 219-232.(中譯)梅蘭妮‧克萊恩(2009):象徵形成在自我發展中的重要性。愛、罪疚與修復。呂煦宗等譯。台北:心靈工坊。第231-246頁。
    • 11. [06/14] Isaacs, S. (1948).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Phantasy. Int. J. Psycho-Anal., 29:73-97.
    •  
    • 投射與認同
    • 12. [06/21] Klein, M. (1946). Notes on Some Schizoid Mechanisms. In Envy and Gratitude and Other Works 1946-1963. New York: Free Press. Pp. 1-24.(中譯)梅蘭妮‧克萊恩(2005):對某些類分裂機制的評論。嫉羨和感恩。呂煦宗、劉慧卿譯。台北:心靈工坊。第1-32頁。
    • 13. [06/28] Klein, M. (1955). On Identification. In Envy and Gratitude and Other Works 1946-1963. New York: Free Press. Pp. 141-175.(中譯)梅蘭妮‧克萊恩(2005):論認同。嫉羨和感恩。呂煦宗、劉慧卿譯。台北:心靈工坊。第182-226頁。
    •  
    • 嫉羨
    • 14. [07/19] Klein, M. (1957). Envy and Gratitude. In Envy and Gratitude and Other Works 1946-1963. New York: Free Press. Pp. 176-235.(中譯)梅蘭妮‧克萊恩(2005):嫉羨和感恩。嫉羨和感恩。呂煦宗、劉慧卿譯。台北:心靈工坊。第227-302頁。
    •  
    • 心智運作
    • 15. [07/26] Klein, M. (1958).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Functioning. In Envy and Gratitude and Other Works 1946-1963. New York: Free Press. Pp. 236-246.(中譯)梅蘭妮‧克萊恩(2005):論心智功能的發展。嫉羨和感恩。呂煦宗、劉慧卿譯。台北:心靈工坊。第303-315頁。
    •  
    • 孤獨
    • 16. [08/02] Klein, M. (1963). On the Sense of Loneliness. In Envy and Gratitude and Other Works 1946-1963. New York: Free Press. Pp. 300-313.(中譯)梅蘭妮‧克萊恩(2005):論認同。嫉羨和感恩。呂煦宗、劉慧卿譯。台北:心靈工坊。第383-399頁。

 

【當代精神分析理論與實務全系列課程介紹】

每位心理治療師都得有自己的理論。或許一開始,我們可以單純而堅定地追隨某種信念與技法。但無常的人生,複雜的人性,以及多變的臨床遭遇,終究會不斷把工作中的我們拉到各種衝突與徬徨之中。最終,我們都無法避免得要做出抉擇,得要決定該撿拾與捨棄什麼,該如何使用它們,以及要怎麼把這些編織成一個自己的治療信念。

  • 這個課程的目的,便是提供這場編織的材料。在以半年為階段,總共四年八階段的課程中,希望能夠對佛洛伊德之後的精神分析重要文獻做逐一介紹。我們將在總計一百二十八次的課程中,每次介紹一篇。我們並不試圖要窮盡所有文獻,也不想推銷某種終極的整合看法。我們只想把這些經過好幾代人篩選後仍被公認為重要的文章,清楚明白地在課程中做介紹。至於最後會編織出什麼來,或許課堂裡的討論會有一些幫忙,但這終究是每個人在工作、督導、甚至生活中要各自完成的事。

我們也希望每階段的課程能夠激發參加者繼續閱讀該領域文獻的熱情與能力。佛洛伊德之後,無數的分析師基於對他的追隨或不滿,也基於他們各自的臨床工作與人生經歷,不只發展出不同的理論與工作模式,也發展出許多對人性的看法。因此,本課程也歡迎所有對閱讀以及思考人生有興趣的非專業人員參加。

  •  
  • 第一年上半 梅蘭妮‧克萊恩
  • 第一年下半 當代克萊恩學派
  • 第二年上半 比昂
  • 第二年下半 獨立學派-溫尼柯特、費爾貝恩
  • 第三年上半 結構學派 I-從晚期佛洛伊德到自我心理學
  • 第三年下半 結構學派 II-安娜佛洛伊德、馬勒、桑德勒、及當代佛洛伊德學派
  • 第四年上半 北美客體關係學派-寇哈特與肯柏格
  • 第四年下半 人際學派、互為主體、依附理論、心智化
  •  

 

  • 【線上報名】
  • 單元 日期 名稱 單元
    報名
    在黑暗與死亡之前轉身:梅蘭妮‧克萊恩 A全系列報名
    • *不允許單元報名
    特惠組合購買
    臨床督導團體(周仁宇醫師)全系列

    立刻省5,200

    本課程目前不接受報名,歡迎參考吾境思塾其他相關課程

 

【課程日期說明】: 
  • 2012年3月29日起,每週四晚上18:30-20:00,共16堂。 ( 3月29日 / 4月5、12、19、26日 / 5月3、10、24、31日 / 6月7、14、21、28日 / 7月19、26日 / 8月2日 )

 

  • 【費用】 全系列報名14,400
  • 【Thursday Night理論+臨床特惠組合】專業人員加報「臨床督導團體(周仁宇醫師)」可享超低特惠組合價兩堂合計22,000元
  •  
  • 【+1優惠】搭配本期其他全系列課程報名可享優惠價12,800
  • (各種優惠僅可擇一使用)

 

【參與資格】: 
  • 本課程適合精神科醫師、心理師,以及護理、社工、職能治療等相關專業人士,更歡迎對文學、藝術、人性、敘事和精神分析有興趣的讀者一同共襄盛舉。

 

【注意事項】: 
  • ※本課程目前開放高雄地區單一定點遠距連線上課,有興趣者請直接來信洽詢! ※為考量課程銜接性,本系列課程每堂課將提供一次補課機會,補課方式即日起改為線上補課,缺課欲補課者請於課前來信申請,逾時恕不受理。

  • 1. 為便於相關作業與場地人數限制,請事先報名;額滿即截止報名。
  • 2. 報名與繳費:請於吾境思塾網站之線上報名系統報名繳費。
  • 3. 課程開始前,報名及繳費完成後,7日內可全額退費,7日後可退費80%。 課程開始後,恕不退費。
  • 4. 洽詢: e-mail : info@ianalysis.com.tw